ads2
当前位置: 酒界在线 > 资讯

酿酒世家的百年执念 — 解密郑氏酒业不为人知的国酒使命

来源:网络   发布时间:2025-03-14 17:46   阅读量:13072   会员投稿

茅台酒厂成立后的第一份技术档案《传统酿制方法十四项总结》中,工程师郑义兴的签名旁,盖着"传统工艺不得删改"的朱砂批注。这份现存于中国酒业博物馆的文献,开启了茅台镇最隐秘的传承脉络。

宗师养成  从烧坊学徒到国酒奠基人根据《中国白酒工业人物志》(轻工出版社1987版)记载,郑义兴(1901-1983)12岁入"成义烧坊"拜师,23岁即掌握茅台镇独有的"回沙"工艺。茅台镇三大烧坊合并前夕,其手写《酒曲培育十要》(现存贵州省档案馆)已成为规范工艺流程的原始范本。

1951年,郑义兴任贵州茅台酒厂调酒师和副厂长,将家族传承的酱香工艺系统化整理,参与制定茅台酒早期生产标准,被茅台酒厂尊为“茅台酒传统工艺奠基人”。

郑氏家族对传统酿酒工艺的执念,曾为茅台做出了巨大贡献。到今天,这一家族传承也从未间断。

血脉传承  坚守古法酱香之魂

为了进一步传承郑氏茅台的制酒技艺,1983年,郑义兴真传第八代传人郑国祥,在茅台镇郑氏烧房老窖坑原址上开办了茅台镇郑氏酒业有限公司。

为了保留最传统、最正宗的酱香型白酒风味,弘扬郑氏酒业的养生文化,郑国祥一直坚持“1-2-9-8-7-117”的郑氏酿酒文化。即一年一个生产周期、两次投料、九次蒸煮、十六次发酵、七次取酒、使用含117种中草药郑氏酒曲,并将其作为公司生产的统一标准。

郑氏酒告诉我们,真正的酱香,从不是工业标品,而是时光封存天地共酿的自然法典,是赤水河五感苏醒的味觉史书。

 

声明: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,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,不代表本网观点,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。投资有风险,需谨慎。
jiu3
index
index